2025年9月12日,以“知識驅動、AI賦能,培育漁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第一屆智慧漁業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主辦,我所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聯合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松林研究員、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主任劉忠松、農業農村部巡視組組長何建湘、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孫海文、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二級巡視員蔣祖平出席本次會議。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玉梅主持。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孫海文在致辭中指出,我國漁業在智慧漁港、智能漁船等領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下一步智慧漁業的發展應“強化頂層設計、推進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并以本次大會為契機,以高度的責任感直面問題與挑戰,進一步拓寬創新思維路徑,強化科技創新以及成果轉化,切實加強對漁業全產業鏈智慧化發展的智力保障,為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技術支撐。
我院院長崔國輝向參加此次會議的院士、專家、領導和各界朋友表示歡迎,向長期關心支持我院漁業科技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合作伙伴致以感謝。崔國輝院長簡要回顧了我院圍繞漁業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希望此次大會為與會人員搭建一個“高規格、專業化、開放型”的交流合作平臺,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落地,惠及漁民及漁業產業,讓智慧漁業成為守護藍色家園的重要力量。
會上,我所所長方輝做了題為《智慧漁業全鏈條創新研發進展》的主旨報告,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漁機所所長陳軍、浙江大學劉鷹教授、清華大學裴玉奎博士、漁工所徐碩研究員等分別圍繞智慧農業、漁業創新進展報告、陸基工程化智慧生產、遠洋漁業的“神經中樞”以及漁業漁政數智化等不同主題作大會主旨報告,20余位專家圍繞“智慧漁業模型系統及應用”“智慧漁業技術及裝備應用”兩大主題開展了專題交流。大會還向參會代表展示了智慧漁業典型應用場景,充分展現了目前我國智慧漁業在漁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
會議的成功舉辦,集中分享了在智慧漁業領域涌現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及其應用實踐,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先進前沿成果的深入交流,同時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行業熱點發掘新機遇、探討新思路,為智慧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多元化方向,有力地促進了智慧漁業領域的協同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會間,與會院士、專家、領導還參觀了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智慧管理平臺、漁船智慧感知(AMS)系統、養殖生長智能體、精準投飼智能體、智慧養殖系統等智能模型系統平臺和漁船多源感知和AI一體化成套裝備、漁業資源智能監測浮標、水產養殖監測聲吶、水產苗種智能計數儀、高光譜水質多參數監測儀等智能裝備。
來自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屬單位、國內涉漁高校、科研院所、協會、企業代表等300多位專家學者嘉賓出席此次會議。




(科研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