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獲悉, 2020年南海區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平穩,海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據初步估算,2020年南海區海洋生產總值為20432億元,較2019年小幅下降,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5%。南海區海洋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001.2億元、5230.6億元、14200.2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4.9∶25.6∶69.5。
南海區主要海洋產業為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其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為1136億元、1091億元,分別占海區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6%和5.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采取了關閉公共場所、旅游景點等措施,旅游業遭受重創,南海區濱海旅游業全年增加值為3148億元,較上年下降24.4%,占海區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4%。
經初步核算,2020年廣東省海洋生產總值17245億元,連續26年保持全國領先,占南海區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4.4%,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1.6%。廣西壯族自治區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1651億元,比上年增長2.4%,向海經濟頂層設計作用逐步顯現。海南省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1536億元,形成了以海洋漁業、海洋旅游業為支柱的海洋產業體系。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海局將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部署,結合自身職責,不斷推進海洋經濟治理體系現代化。根據中央對海洋經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南海局積極制定了各項落實措施,提出了提升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能力、加強政策制定與監督實施、引導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服務地方海洋經濟發展、強化研究和服務能力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并對各項工作進度安排和相關單位進行了責任分工,為高質量推動南海區海洋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信息來源:中國海洋信息網)